时间:2023-01-07 23:46:59 | 浏览:822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一瓶“扫码价”699元的“原装进口葡萄酒”,实际售价仅仅12元/瓶;宣传是百分百“进口葡萄酒”,实际不过是散酒装瓶;标榜是进口名酒,其实却是无名小庄的产品……
在这些所谓“高大上”的原装进口葡萄酒背后,到底有多少猫腻?钻了法律空子的“山寨货”让消费者与品牌商都措手不及。
价格存乱象
近年来,网上、超市里的进口红酒价格越来越“亲民”,二三十元一瓶的红酒几乎在各大超市都能见到,除了打折外,节假日甚至还能有“买一送一”的优惠。
“单瓶价格几十元钱的红酒就算是比较贵的了,很多红酒不到10元钱,但是零售价就高了,卖几百块钱很常见。”26日,在济南市凤凰山名酒城内,从事多年进口红酒批发的经销商刘明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目前不少所谓的“原装进口”酒,是灌装廉价酒,而消费者一般对灌装和原装的辨别力并不强。
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多家商超、烟酒专卖店及酒水批发市场发现,红酒的价格规律难寻,一款红酒的定价基本上没有什么依据。甚至一瓶扫码价为几百元的进口葡萄酒,实际上消费者购买却只需要十几元。
“你自己拿着手机扫一扫,扫出来的价格就是699元,还有这一款澳大利亚的,扫出来的价格是800多元。”在一家专门以高端红酒销售为主的专卖店中,店员给经济导报记者演示了扫码的全过程,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进行扫描后,可以显示出扫码价格。为什么扫出来的价格这么高,是为了“送礼”好看,有面子。
“高扫码价低售价”如此售卖葡萄酒的商家不在少数。在一家批发店,面对高昂的“扫码价”,经济导报记者询问店主实际的购买价格,其表示如果买的数量多,走批发价仅需要15元一瓶。当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价格有点贵后,店主表示,“出血价”12元/瓶,“就算是拉个回头客”。
一位同样来买酒的顾客质疑:即使在欧洲一瓶红酒也需要几欧元,换算成人民币至少几十元,而国内市场上仅需要十几元就可以买到的“原装进口”红酒,质量到底如何?
“国内进口葡萄酒分为直接进口瓶装酒和散装酒,目前国内散装酒的进口比重达到七八成,市面上的进口葡萄酒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内分装的。”刘明给经济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关税,瓶装葡萄酒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还要算上物流、储存费用。从进口商到零售商一般要经过三四次倒手,每次正常加价在30%上下,这样算下来,链条上最后一环卖到几百元就不足为奇了。
品质难控
近日,在济南经营一款波尔多进口系列葡萄酒的酒商桑鲁明非常郁闷。他发现,自己作为省内总代理的这款明星级葡萄酒,居然在市场上有多款相似仿品,而价格仅是自己产品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我让员工去多处购买了相似的‘山寨酒’,回来研究,发现这些酒不仅瓶子和酒标仿制得惟妙惟肖,居然都可以扫码检验‘真伪’。”虽然从外表很难辨别,但是开瓶后,口感的粗劣一喝便知。这些仿品,喝起来发涩,甚至感觉没什么酒味,而正品却有着梅洛葡萄独特的香气。
在这些低端葡萄酒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廉价灌装酒产业链。经济导报记者从阿里巴巴平台上搜索发现,国内从事葡萄酒代加工OEM的产品和厂商达4000家之多。
随后,经济导报记者联系了一家叫做“波尔多皇家红酒坊”的客服,客服告诉记者,如果需要“定制”红酒,除了灌装地址和生产商必须标明工厂信息,其他都可以自由组合。即使是国内产的葡萄酒,也可以利用这种“定制”的方式贴上法国产区的酒标,使葡萄酒的身价大涨。
红酒鉴赏专家牛汪斌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山东是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大省,也是酒类产品消费大省。2017年,山东散装葡萄酒的贸易总量为1.28亿升,同比增长36.8%。越来越多的酒商选择将低端进口葡萄酒移至国内灌装,虽然都是一样的名字和品牌,但是酒质却鱼龙混杂,很难辨别。
“品质难以保证的背后,折射出国内葡萄酒厂和酒商的困境。不少小酒厂受困于自有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利益的驱动下,做散装‘山寨’货,或者以次充好做‘贴牌’,形成了灰色的产业链,让红酒行业面临劣币驱除良币的危机。”山东省酒业协会副会长李一鸣认为,山东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酒水、食品及快速消费品生产基地、消费市场和集散地,而如何真正让这一最大的市场形成良性循环,面临的难题不小。
“擦边球”屡禁不止
经济导报记者从青岛海关了解到,进口食品从国外入关时,海关、检验检疫局等单位都要检测食品是否符合进关规定,并进行严格的检测后才放行。进口食品类的检测一般采用抽检的形式,进口生鲜食品、红酒等,都是检测的重点商品。
“进口葡萄酒的检测项目包括酒精度、总糖、食品添加剂、致病菌等多项。但仅凭海关检验,对葡萄酒的酒质和品级等无法做到像品酒师一样专业,仅能监测是否与报关单上的数据相符。”李一鸣认为,目前不少酒商都在红酒产业中打“擦边球”。
刘明向经济导报记者反映道,打击假冒伪劣葡萄酒,鉴别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难在投诉、取证以及走法律诉讼程序等。
“之前我们曾经向工商部门投诉过几款葡萄酒是仿制品,但是鉴定方面需要找质监部门,但质监部门却表示他们监管的对象是生产企业,不具备市场销售层面的执法权,因此投诉和执行就被卡在了中间的真空地带。”桑鲁明表示,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使得市场上的“山寨酒”横行。现在新的监管机构——市场监管局成立,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据统计,2017年,仅宁波口岸进口酒类产品就价值1.96亿美元,同比增长44.1%,葡萄酒仍然占比最大,共进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70.3%。随着欧洲市场对中国销售力度的加大,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大幅增加,因此不少酒商对进口酒的担忧,更加深了一层。
李一鸣介绍,2018年4月起,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官网公布实施新规,从源头对澳洲葡萄酒加强监管,要求企业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货物装船时将被监管。他希望,越来越严苛的监管政策和消费者鉴别意识的增强,将对净化葡萄酒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
(编辑:曲波 陈德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开始喝红酒。红酒(Redwine)是葡萄酒的一种,并不一定特指红葡萄酒。红酒的成分相当简单,是经自然发酵酿造出来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葡萄酒有许多分类方式。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
爱因斯坦对他的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且聪明强壮者不一定能够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钝的力量。”爱因斯坦对他学生所说的话让我想到了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话题,红酒的酒精度数,是不是越高越好?评判一款红酒好坏并不是单纯的只比较红酒的
逢年过节,人逢喜事,尝试点新鲜口感,很有必要。适逢双11,想在这个全年优惠力度最大的时候囤点红酒,第一时间把握酒类靠谱好价,推荐你一款性价比高的红酒还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历史经验,很多酒款都是爆料之后不久就被哄抢一空,过年送人,聚餐,自己喝.
导语:过了期的红酒,还可以继续喝吗?红酒厂终于给出答案,清醒无数人红酒是葡萄酒的一种,在很多人看来,它只是一种舶来品,是从国外引进的酒种,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葡萄酒的历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你知道吗?在西
我总结了影响葡萄酒风格差异的三大规律:1.气候冷热造成口味变化;2.过桶和陈年程度的不同造成口味变化;3.以“新派和旧派”为代表的酿酒理念差异造成口味变化。依据“甜还是不甜”区分葡萄酒,是葡萄酒的第一种类型划分方法。糖分被酵母全部“吃”完的
拉菲酒庄是法国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历史悠久。拉菲酒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典雅,称为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在拉菲酒庄,2-3棵葡萄树才能产一瓶红酒,每年产量供不应求,而年代久远的拉菲红酒,更是存世稀少,因此受到红酒收藏家的狂热追捧。下面就来
导语:明明都是拉菲红酒,为何还有“大”和“小”之分?看完买酒不被坑如今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红酒,特别是他浓郁的口感和不太高的度数,深受各种另一段女人的喜欢。白酒虽然好喝,但是在各种聚会上喝太多,难免会喝醉影响自己,这个时候红酒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来源:海关发布 近日,武汉海关所属武汉新港海关查验关员对一批进口红酒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该批红酒标签上标示的灌装日期为2022年10月2日,晚于查验日期,与实际明显不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酒行所售卖进口酒类的中文标签、来源是否合法等情况。(本报记者 陈泥 摄)本报记者 陈 泥通讯员 刘启国 陈博儒 韩嵩松为切实加强酒类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市民酒类消费安全,由厦门市食安办联合本报推出的“月月十九查酒”行动,本
红酒在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比较高大上的。而且很多人都迷信进口的红酒,越贵的红酒,越受到人的追捧!不信的话,你看电视是一些电视剧里的一些桥段就好了,每次电视剧里出现一个很壕的主角时,点餐时,都会来一瓶82年的拉菲……我一直很纳闷,这82年到底